:::

動物保育

作業時間 作業名稱 作頁照片
2009-08 永久性生態圍籬成效監測作業-北勢坑溪右岸

發現物種-印度蜓蜥

發現物種-赤背松柏根

2009-07 進行生態圍籬監測作業,發現黑眶蟾蜍等。

發現物種-黑眶蟾蜍

巡視生態圍籬

2009-06 進行永久性生態圍籬監測作業,發現花浪蛇、麗紋石龍子、中國石龍子等。

進行永久性生態圍籬監測作業

檢視監測陷阱

發現物種-花浪蛇

發現物種-中國石龍子

2009-05 調查日數為5天,每日上午、下午各調查1次,共10次紀錄,調查方式為陷阱捕捉法及目視遇測法;本月監測共計有兩棲類4科4種8隻次及爬行類4科6種12隻次。

生態圍籬內廁所發現之物種(白頷樹蛙)

發現物種-斯文豪氏攀蜥

2009-04 於野放地點(黃杞林橋)進行爬蟲類之移地保育作業,本次移地保育物種有雨傘節、紅竹蛇等。

進行移地保育

進行移地保育

移地保育物種-紅竹蛇

移地保育物種-雨傘節

2009-04 調查日數為5天,每日上午、下午各調查1次,共10次紀錄,調查方式為陷阱捕捉法及目視遇測法;本月監測共計有兩棲類4科9種42隻次及爬行類4科6種11隻次。

發現物種-紅竹蛇

檢視監測陷阱

2009-03 調查日數為5天,每日上午、下午各調查1次,共10次紀錄,調查方式為陷阱捕捉法及目視遇測法;本月監測共計有兩棲類1科2種2隻次及爬行類5科5種11隻次。

巡視生態圍籬週遭環境

檢視陷阱捕捉情形

2009-03 於野放地點(黃杞林橋)進行爬蟲類之移地保育作業。

進行爬蟲類移地保育

移地保育物種-花浪蛇

2009-02 調查日數為5天,每日上午、下午各調查1次,共10次紀錄,調查方式為陷阱捕捉法及目視遇測法;本月監測共計有兩棲類2科2種2隻次及爬行類3科3種18隻次。

檢視陷阱捕捉情形

發現物種-麗紋石龍子

2009-01 進行生態圍籬監測作業,陷阱未捕獲任何物種。

進行監測作業

檢視監測陷阱

2008-12 於車輛出入頻繁與路死情形嚴重之道路,設置生物穿越警示牌,以提醒用路人進入此區域減緩車速。

生物穿越警示牌形式之一(爬蟲類)

生物穿越警示牌形式之一(兩棲類)

生物穿越警示牌形式之一(鳥類)

生物穿越警示牌形式之一(爬蟲類)

2008-12 調查日數為5天,每日上午、下午各調查1次,共10次紀錄,調查方式為陷阱捕捉法及目視遇測法;本月監測共計有兩棲類2科2種5隻次及爬行類3科9種14隻次。

發現物種-拉都希氏赤蛙

發現物種-史丹吉氏小雨蛙

進行陷阱設置

檢視陷阱捕捉情形

2008-11 永久性生態圍籬監測作業

發現物種-古氏草蜥

進行永久性生態圍籬監測作業

檢視生態圍籬監測陷阱

將監測結果予以紀錄

2008-10 調查日數為5天,每日上午、下午各調查1次,共10次紀錄,調查方式為陷阱捕捉法及目視遇測法;本月監測共計有兩棲類3科4種39隻次及爬行類5科9種30隻次。

發現物種-史丹吉氏小雨蛙

永久性生態圍籬全景照

進行陷阱設置

陷阱檢視

2008-09 本月因進入梭德氏赤蛙之大發生時期,為此於幽情谷進行夜間移棲作業。

進行夜間移棲作業-人工採集

移棲目標物種-梭德氏赤蛙

2008-09 調查日數為5天,每日上午、下午各調查1次,共10次紀錄,調查方式為陷阱捕捉法及目視遇測法;本月監測共計有兩棲類2科4種27隻次及爬行類5科6種13隻次。

發現物種-梭德氏赤蛙

2008-08 調查日數為5天,每日上午、下午各調查1次,共10次紀錄,調查方式為陷阱捕捉法及目視遇測法;本月監測共計有兩棲類3科5種16隻次及爬行類5科7種21隻次。

設置生態圍籬陷阱

設置完成的陷阱

執行監測作業

檢視陷阱捕捉成果

2008-08 進行臨時生態圍籬(南勢坑溪左岸)監測陷阱之設置,於生態圍籬內選擇適合之監測陷阱,本次監測發現物種有斯文豪氏攀蜥等。

進行臨時性生態圍籬監測作業

於生態圍籬內側發現被阻隔之斯文豪氏攀蜥

2008-07 進行永久式生態圍籬監測陷阱之巡視作業,監測時發現有雨傘節。

進行永久性生態圍籬監測作業

發現物種-雨傘節

2008-07 於計畫區內進行兩棲、爬蟲類捉捕工作,使用陷阱或人工採集捕捉,將捉獲之兩棲、爬蟲類野放於特生中心所確認之境外地點。本次移地物種有雨傘節、麗紋石龍子、澤蛙等。

野放地點環境照

進行兩棲、爬蟲類移地保育

移地保育物種-雨傘節

移地保育物種-澤蛙

2008-07 於計畫區內進行兩棲、爬蟲類捉捕工作,使用陷阱或人工採集捕捉,將捉獲之兩棲、爬蟲類野放於特生中心所確認之境外地點。本次移地物種有斯文豪氏攀蜥、麗紋石龍子、古氏草蜥等。

進行兩棲、爬蟲類移地保育

移地保育過程予以紀錄

移地保育物種-麗紋石龍子、斯文豪氏攀蜥等

移地保育物種-斯文豪氏攀蜥

2008-07 進行臨時性生態圍籬監測陷阱之設置,設置前需進行部份除草,並挖掘淺溝使陷阱與地面平貼,最後以植物進行覆蓋,前述工作將有利監測工作之執行。

以植物進行覆蓋

完成監測陷阱設置

進行臨時性生態圍籬監測作業

設置前需進行部份除草

挖掘淺溝使陷阱與地面平貼

放置監測陷阱

2008-05 在計畫區內各調查樣點進行夜間移地保育工作,以目視及搜索方式進行移動緩慢物種之人工捕捉,本次捉捕物種有面天樹蛙、中國樹蟾、貢德氏赤蛙、龜殼花等。

進行湖山水庫計畫區夜間移棲工作

夜間移地物種-小雨蛙

夜間移地物種-中國樹蟾

將捕捉物種進行移地保育

2008-04 於北勢坑溪右岸(湖山主壩外圍道路)設置永久性生態圍籬,減少兩棲爬蟲類動物掉落道路旁的U型排水溝。

設置永久性生態圍籬-北勢坑溪右岸

由PC耐力板及金屬方管所構成之複合構件

2008-04 於南勢坑溪左岸(湖南壩區)設置臨時性生態圍籬,以阻隔兩棲爬蟲類動物進入材料堆置場造成路死。

設置臨時性生態圍籬-南勢坑溪左岸

以角鐵與塑膠尼龍網圍籬所構成之臨時性生態圍籬

2008-03 在計畫區內各調查樣點進行夜間調查作業,以目視及搜索方式進行移動緩慢物種之人工捕捉,本次捕捉物種有黑眶蟾蜍、褐樹蛙,拉都希氏赤蛙等。

進行夜間調查工作

發現物種-黑眶蟾蜍

2007-12 巡視兩棲類捕捉陷阱

巡視兩棲類捕捉陷阱

檢視陷阱所捕捉物種

2007-10 於野放地點(黃杞林橋)進行移地保育,本次野放物種有赤尾青竹絲、澤蛙、麗紋石龍子等。

移地保育物種-赤尾青竹絲

進行兩棲、爬蟲類移地保育

2007-10 於計畫區內進行各調查樣點之捉捕工作,使用陷阱或人工採集捕捉,將捉獲之兩棲、爬蟲類野放於特生中心所確認之境外地點。

進行移地保育

移地保育物種-麗紋石龍子

2007-09 於施工區域發現之食蛇龜,先進行健康狀況之評估,接下來測量食蛇龜個體資料之包括測量食蛇龜背甲、食蛇龜晶片之植入,並加以記錄及標記編號,再將其野放至適宜地點。

評估剛捕獲食蛇龜健康資訊

體外寄生蟲移除

測量食蛇龜背甲

將野放之食蛇龜植入晶片

予以記錄及標記編號

進行食蛇龜野放作業